2014年5月15日 星期四

閱讀真的有必要嗎?


這幾天我們偉大又崇高的文化部公布了國人101年的平均閱讀量「13.5本」,反正他也沒說什麼書,這意味著看完整套灌籃高手漫畫31本可以撐兩年還有剩的quota,而每本海賊王單行本都有follow到的話,每年都可以進貢不少的閱讀量,要提醒你的是,這是文化部的標準。



誰規定一定要讀書才學得到東西?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謬思,大多數提倡閱讀的人,很少提到閱讀該有的態度,以及該仔細選書這件事,雖然選書這一回事,我認為就跟交女朋友一樣,要在量足夠大的情況下才有可能在茫茫書海中分辨出優劣(別說是我講的),但至少,我們可以教讀者在讀書時該有的心態,而這心態,可以延用到其他領域上。


我認識一位在大陸工作的台商朋友,他平常不看書,但他和人的互動手法總是讓我嘖嘖稱奇,包含話術的應用、設陷阱、請君入甕、套話,各式各樣的技巧他都可以說出一個所以然來,我從他身上偷學幾招來試用,在人際關係上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,問他是怎麼知道這些的,他回我都是我自己試出來的,他常戲稱我是理論派,而他,就是標準的實戰派鬥士,你可以說像我這種是在武館練武的學徒,而他這種呢,就是在街頭整天跟人幹架整理出一套幹架哲學的街頭鬥士。


但我可以告訴你,他這種學習方式比起只讀書的人要強得太多,啊事實就是他根本不讀書,又或者我該這麼講,他讀的不是紙本的書,而是人生,不論是他自己的人生,還是別人的人生,而他從這些整理出心得,再內化成屬於自己的東西。


上面的學習過程,不就跟我們上課作筆記很像嗎,只是他更屌,這一切都不需要紙跟筆,完全在腦袋裡執行。


按照他的學習方式,沒有地方不是書,學習也不僅限於紙本的書,所以,海賊王可以教會我們伙伴的重要性,而灌籃高手可以教我們當一個永不放棄的男人(沒辦法我個人很喜歡三井壽),甚至一則短短15分鐘TED的演講也可以啟發我們的思想,或是你不嫌棄的話,我的奧客部落格也可以讓你有所收穫,完全,也不必定要依賴一本本的書。


工商服務時間:如果你想從書本以外的地方得到一點東西,請follow我的部落格。


那麼,紙本書真的就沒用嗎?不盡然,我得再強調一次,只要有主動學習的心,路邊的野花野草都可以教會你某件事。紙本書最大的好處就是便宜跟省時,假設我這位朋友把他的心得整理成一本「商場話術大全」,你只要花個兩三百塊,一個下午的時間讀一讀,就可以知道他80%的技巧(請注意我是用"知道"而不是"學會"),而不用像我這樣,認識他快兩年,才能從他與人互動的過程中觀察出他的行為模式,一點一滴歸納出他的技術。


不過,如同我前面所說,紙本書最大的風險就是品質浮濫,在臺灣人速食主義的影響下,有深度內涵的書已經越來越沒市場,隨便一個女明星就能出瘦身書,而且還賣得不錯?現今的作者如果真的想背起社會責任教懂讀者某些事,勢必要把讀者的口味考量進去,而不是書出了之後沒人買,才怨嘆自己曲高和寡、懷才不遇。


整體來說,閱讀紙本書還是一件Z>B的事,如果閣下能把書本的理論整合,再像我朋友一樣去真實社會裡做實踐,其實可以省掉很多冤枉路。香港經濟學家張五常,就因為讀了亞當.史密的「國富論」不下數十次,才能通透瞭解經濟市場的運作,欠下美國政府910萬美元的稅金還可以不用還。


至於之前提到的選書,這就要再另外寫一篇文章來講這概念了......


延伸閱讀: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